将美育之“实”深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壤
发布时间:2022/08/14
浏览次数:507
将美育之“实”深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壤

光明日报

2022-06-14 19:49《光明日报》官方帐号
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2022年3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通过改革艺术课程设置、增加艺术课程比重、培养学生艺术特长等举措,促使学校美育内容多元化、体验丰富化、功能立体化。基于此,面对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以美育人的课程理念,新时代学校美育的创新发展要扎根中国大地、凸显中国特色,在赓续中华传统美育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回应学生精神生活需要中守正创新,切实发挥中国特色学校美育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独特功能。

以经典之美赓续中华传统美育精神

美育之“名”虽然是舶来品,但美育之“实”却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壤之中,孕育着丰厚的美育精神与隽永的经典形象,为中国特色学校美育提供文化滋养和实践参照。一方面,以中华传统美育之“神”,筑牢学校美育文化根柢。“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崇德尚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禀赋。因此,中国特色学校美育文化形态的生成应以“大美”为精神内核,涵养“中和之美”“里仁为美”的深刻意蕴,为学生勾勒出“温柔敦厚”“广博易良”“尽善尽美”的理想人格样态,使学生在时空交互、文化交织、情感交融中形成人格刚健、精神浩然的主体追寻。另一方面,以中华传统美育之“形”,塑造学校美育实践品格。任何精神形态要想流芳千古、历久弥新,都需要依附于一定物态载体。学校美育在引导学生体悟中华传统美育精神的基础上,还应将诗书礼乐、琴棋书画、民间艺术有机融入学校美育的教育教学,不断增强学生对特定文化语境中艺术形式与艺术作品人文内涵的感悟、领会与阐释能力,为中国特色现代化学校美育实践追本溯源,提升学生的审美自觉与文化自信。

以教化之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学校美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需要以“大美”涵润“大德”、成其“大人”,即在把握和依循中国学校美育规律的基础上,使学生在美育课程教学、环境濡化、实践养成中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一是优化美育课程教学,实现以美育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学校美育体系。一方面,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规律,设计靶向精准的美育课程体系与教学环节,突出育人目标,寓德育于美育之中,在美育课程教学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另一方面,搭建“大美育”课程体系,诚如蔡元培所言,“凡是学校所有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因此,要深入挖掘各学科中的美育资源,使学生在多样化的课程教学中感受人文之美、科学之美、心灵之美的激荡赏会。二是加强美育环境濡化,实现以美化人。学校美育不是灌输的教育,而是熏陶、怡情、养性的浸润化成。一方面,加强学校美育硬环境建设,优化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发挥学校各类场馆的美育功能,大力营造格调高雅、品味优雅的校园美育环境。另一方面,加强学校美育软环境建设,运用AI、VR等前沿技术,创设“美育情景”,让学生在视域融合的浸润中获得“物我无间”的体验。三是通过美育实践养成,实现以美成人。美育既是教育主体的职业劳动,也是审美主体的感性实践。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实践与时间”是审美主体意义生成的必要条件。因此,学校美育要以多样的美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情理交融的审美体验中“成为其所是”,让学生以审美的方式重塑自我,使自身以正大而健全的形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以理想之美回应学生精神生活需要

学校美育作为心灵教育、审美教育、人格教育的综合体,需要从“形下之器”转化为“形上之道”,对“真假难辨”“善恶合流”“美丑错位”的精神乱象加以反拨、省思与正向引导,进而解蔽学生精神生活的困顿与异化,将理想之美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欲求与生命叙事。首先,加强美的素养教育,重塑学生的“人格修养”。蔡元培认为,美育是通过审美陶冶人的心灵与感情,培养出没有“人我之见”和“损人之念”的人格。中国特色学校美育要以促进学生“生活的审美化”和“人生的艺术化”为旨归,聚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鉴赏力以及审美创造力,使学生善于在审美的生命状态下陶冶情操、修炼心性、重塑人格,进而养成君子不器的人格,诗意地面对生活。其次,加强美的情操教育,重构学生的“人伦秩序”。审美情操作为人超越自身的情感现象,是美育连接并调节人文与自然、个体与群社的“情理纽带”。从“天人之际”来看,学校美育应以新时代“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内核,引导学生在徜徉于自然山水的过程中“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经由“味象”“观气”和“悟道”的审美营构体认“美丽中国”,确证“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的深刻意蕴,进而获得故土难离的家园意识和自由逍遥的天地境界;从“人伦之际”来看,学校美育应培育学生中国式伦理次序,以“中和之美”使学生摆脱“亲亲相隐”与“大义灭亲”的伦理困境,进而自觉构建“家庭—社会—国家”三位一体的共同性伦理结构。最后,加强美的理想教育,重筑学生的“人生信仰”。理想之美是引领人类文明走出虚无主义晦暗世界的希望之光,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灯塔。学校美育的高阶目标是使学生超拔于现实生活的尘埃,理性自觉地构筑意义丰盈、崇高隽永的精神家园。因此,中国特色学校美育应以崇高深邃的信仰故事,促发学生的情感自觉与价值认同,让学生体认“国之大者”的理想之美、信仰之美、精神之美,使“小我”与“大我”在人格养成、诗性化成、生命涵成中融通,形成超旷浩然、自由纯粹的意义追寻。

(作者:李吉品、包崇庆,分别系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