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学教育改革的建议-新冠肺炎疫情对医学教育的反思”收悉,经商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科协,现答复如下:
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国医学教育培养的医务工作者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工作。
一、关于呼吁全社会关注医学教育,加强全民卫生健康普及教育的建议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科协一直高度重视健康知识普及,关注并做好健康及医学的主题科普工作,营造有利于医学教育尤其是中医药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深入倡导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一是积极开展健康及医学主题科普活动。中国科协、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宣传部、科技部连续三年举办“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在全国科普日、科普中国-中医药百城千校万村行动期间,以科普讲座、现场义诊、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体验、免费发放宣传品的形式开展健康及医学科普活动,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播科学防治慢性病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是全面提升健康及医学主题科普服务能力。依托“科普中国”信息化平台,推广医学教育、中医药防治慢性病技术,建设科普中国系列品牌网站“乐享健康”,开设“中医中药”专栏,发布医学健康科普文章。三是做好有关公共卫生及医学健康的应急科普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国科协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学会和各级科协组织积极联动,广泛发动广大科技志愿者、基层“三长”、科普信息员开展防疫培训与宣传、医学药品知识普及、养生康复等工作,构建了应急科普工作机制,为疫情防控做出了积极贡献。四是广泛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依托健康中国行、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等,通过微信、微博、网络视频等新媒体和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举办面向公众的健康讲座、培训班。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部、中国科协联合举办2019年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收集整理相关优秀科普作品,在健康中国APP等平台上公布,供各地各机构使用,并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广泛推广。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健康知识的普及,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继续稳定提升。
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科协等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做好关于卫生、健康和医学的主题科普工作,共同营造有利于医学教育尤其是中医药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一是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25-2035)》,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搭建医学类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科普转化平台,充分发挥科技资源的科普功能。二是加强“互联网+”医学教育和科普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做好线上科普工作,为科普中国“乐享健康”“中医中药”专栏提供更多的优质科普资源,广泛发动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开展相关的线上科普宣传与咨询活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医学领域特别是中医学的科普需求。三是创新开展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在全国科普日、科普中国-中医药百城千校万村行动等大型节日活动中,围绕医学、健康、卫生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全民健康素养和科学素质的有效提升。四是继续加大科普知识传播力度。积极鼓励相关机构、医务人员参与健康科普工作,创作相关文章、视频、音频科普作品,充分适应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传播更多优秀健康科普作品。
二、关于集中优势力量办好医学类专业的建议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以下简称《意见》),对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系统谋划,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始终坚持把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摆在卫生与健康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并提出要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核心,建立健全适应行业特点的医学人才培养制度,完善医学人才使用激励机制,为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近年来对高等医学教育投入给予了大力支持。在生均定额拨款方面,一是考虑到医学教育成本较高的实际情况,中央财政在中央高校预算安排当中,大幅提高医学类专业的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中央财政还将根据财力情况、物价变动水平、培养成本等情况,适时调整医学类专业生均定额拨款标准。二是通过采取奖补改革,鼓励和支持各地逐步提高地方高校生均拨款水平,改善包括医学院校在内的地方高校办学条件。三是在原支持地方高校发展资金、地方高校生均拨款奖补资金的基础上,中央财政整合设立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对地方高校给予持续支持。中央财政将通过该专项继续支持各地改革完善地方高校预算拨款制度,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水平。
在提高医学类专业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的同时,中央财政改革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重构项目支出体系,改进资金管理方式,主要采用因素、标准、政策等资金分配方法,中央高校可以在规定范围内统筹安排用于提高医学类专业教育水平。此外还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规定落实投入责任,加大投入力度,中央财政予以适当补助。
三、关于医学教育中加强长学制医学生培养的建议
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不平衡需要多样化的医学人才,“5+3”一体化是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首先,一体化模式是标准化、规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有益探索。可以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医学,有利于促进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的衔接,有利于加强学生第5年的临床实习与住院医师培训的衔接,成为标准化、规范化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专科医师培养的重要支撑。据调研,临床医学“5+3”一体化学生的高考录取平均分,比本校5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录取平均分高15-20分,吸引了一批优质生源攻读医学专业。其次,一体化培养是解决紧缺人才短缺的有效途径。一体化培养的学生在5年临床医学通科培养的基础上,后面3年进入到二级学科培养,可以从源头上吸引一批优质生源学习儿科等紧缺专业。
《意见》提出要建立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2018年出台的《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4号),明确提出要深化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相衔接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深入推进“5+3”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推动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衔接,加快培养高素质临床医师。
四、关于真正建立中西医并重机制的建议
近年来,教育部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积极推进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先后召开中医药高等教育60周年座谈会、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出台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初步建立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相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一是推动中医药院校提升办学能力。25所独立设置的本科中医药院校有24所院校更名为中医药大学。22所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医学“5+3”一体化招生,6所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医学9年制招生,6所中医药院校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省局或省部局共建中医药院校17所,推动地方政府加大投入。二是深化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会同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2.0,开展中医学教育改革项目82个,加强中医药类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独立设置中医专业学位,新增中医养生学、中医康复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4个本科专业,增设中高职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健康管理等专业或方向,指导中医药院校培养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中医药人才。三是推进中医药毕业后教育体系建设。实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国家中医药局会同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培训标准,建设185个中医规培基地,累计招收培训5.9万名中医住院医师(含1.2万名中医全科医生),推动中医药毕业后教育与院校教育、师承教育衔接,促进中医专业医学生向合格医生专业。四是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作。遴选培养99名岐黄学者,选拔了600名中医优秀人才跟师研修培养;为920名老中医药专家配备了1848名继承人,建设了2384个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评选90名国医大师、100名全国名中医、60名教学名师和80名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五是加大中医药汇通研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中医思维培养,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中医药专业主体地位,提高中医药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开展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等要求。
目前,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研制了《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遵循“有限目标、重点突出”的原则,按照“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注重传承与创新并举”的总体思路,从推进改革、提升质量和加强保障等三方面,提出14条政策措施。指导中医药院校探索招生方式改革,强化中医药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先中后西的本科中医药类专业课程体系,提升中医药经典类、疫病防治类课程比重,强化中医思维培养,改革中西医结合教育,完善临床教学基地标准和准入制度,加强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建设,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切实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五、关于全社会弘扬中医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议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加大中医药文化知识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推广力度,不仅有助于中小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还可以有效增进青少年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和了解,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直高度此项工作,近年来多措并举推动中医药文化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一是修订国家课程标准,有机融入中医内容。教育部制定印发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历史、生物学、体育与健康等学科课程标准中融入中医药文化教育内容,明确要求学生了解“中医学已形成的系统理论和独特治疗方法”“体会中医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广泛影响”。二是鼓励地校结合实际,开设中医特色课程。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6年启动了“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作为重要内容加以部署推动,鼓励各地各校结合实际,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开设中医药相关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将中医药知识普及与基础教育拓展性课程有机衔接。三是加强宏观指导力度,推出中医精品教材。近年来,教育部支持引导各地各校,编写出版《中小学生中医药科普读物》《中医药与健康》小学教材、基础教育《中医药文化》系列教材等一批高质量的中医药文化课程教材,内容涵盖辨证论治、阴阳五行、治未病、药食同源等中医药文化知识。这些兼具知识性、科学性与趣味性的教材,能够提升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效果。四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大力推动各地各校通过主题班会、文艺演出、校园广播、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教育主题活动。指导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以中医穴位按摩为主的眼保健操,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五是拓展校外活动场所,形成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整合图书馆、中医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资源,支持中小学生在校外活动场所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承活动,发挥校外场所的实践育人作用。同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体系,为中医药文化知识传承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广大青少年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一步,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与相关部门积极协调,持续深入推进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切实发挥义务教育阶段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对提升中医药文化素养,促进健康水平,培养中医药人才的积极作用。
六、关于补齐中医药教育的短板和不足的建议
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一直高度重视中医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提升学生中医思维、加强医学生中医学课程学习等多种方式,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一是改革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教高〔2017〕5号)的文件精神,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引导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建立完善师承教育制度,将师承教育贯穿于中医药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师承教育的优势和作用,提高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经过多年的探索,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院校—师承—家传”三位一体的中医临床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跟师学习、注重经典、“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为特点的“院校—师承”人才培养模式等。二是提高中医学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201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中医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要求在课程计划中开设《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中医经典课程,强化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理论学习。三是加强临床医学生中医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学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目的是让西医院校的学生通过学习中医学理论,为今后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和研究奠定基础,也是我国执行“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重”医疗方针的具体体现。2018年公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临床医学类学生掌握中医学(民族医学)的基本特点,了解中医学(民族医学)诊疗基本原则。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要将中医课程列入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提高临床类别医师中医药知识和技能水平。近年来,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就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中医必修课程进行了专题研究。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基本都设置了中医学方面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平均55学时左右,授予3至5个学分,必修课开设较多的课程是《中医学》或《中医学基础》,选修课有《针灸学》《中医治未病》《中医学基础》《络病理论与临床应用》《中医养生学》和《中药保健食品》等。
《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把中医药课程列为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和毕业实习内容,增加课程学时,同时建设一批中医药类精品课程,使临床医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中医知识、加深中医理解和建立中医思维,为今后从事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和研究奠定基础。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
教育部
2020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