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一群体,四部门发声!
发布时间:2025/03/31
浏览次数:10

为这一群体,四部门发声!

2025-03-31 23:01 来源: 中国政府网字号:默认 大 超大|打印|     

涉企收费关乎企业切身利益,加强涉企收费监管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近日,国办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3月31日下午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介绍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有关情况,一起关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七项重点任务


《指导意见》聚焦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经营自然垄断环节业务的企业等涉企收费主体,提出七方面重点任务,主要包括:


① 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通过制定清单给企业一个“明白账”;


② 完善涉企收费政策评估审核工作机制,加强对新出台涉企收费政策合法性、公平性以及社会预期影响等方面的评估审核,对存量政策开展专项整治;


③ 加强涉企收费政策常态化宣传解读,让政策走进企业、让企业会用政策;


④ 健全涉企收费跟踪监测制度,对新情况新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⑤ 健全涉企收费问题线索收集和处理机制,让企业发现问题有地方说,说了有人管;


⑥ 加强相关领域收费规范,对中介服务、行业协会商会、经营自然垄断环节业务的企业等乱收费问题多发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清理违规事项、规范收费行为;


⑦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为监管提供法律保障,让违规收费无处遁形。


国家发展改革委:


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


针对——


一些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具有行政权力和影响力,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收费自由裁量权大。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


各部门、各省份都要建立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综合性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实现目录清单全覆盖,凡是清单之外的收费项目,一律不得收取,为涉企收费行为划定了明确的边界。


这将有力遏制一些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等违规收费行为,督促收费主体严格依法依规收费,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秩序。


针对——


一些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自主设立的收费项目公开透明度不够,服务内容不清晰、服务标准不明确、收费标准不合理。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


目录清单中要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水平等基本信息。


这将确保企业能够清晰理解每一个收费项目的具体情况,一目了然地知晓自己应缴纳的费用,有效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违规收费行为,让企业明明白白缴费。


针对——


涉企收费政策数量多、形式分散,一些涉企收费虽然纳入清单但是更新不够及时,实质上没有很好地起到信息公开的作用,企业获取信息成本仍然较高,面临查询难、核实难、维权难等问题。


《指导意见》提出——


每个部门、每个省份都要建立清晰、全面的目录清单,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栏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开并动态更新发布。


这将强化政策集成,方便企业快速查询。同时企业还可以对照清单核实收费项目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及时发现违规收费问题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增强企业的维权意识和能力。


市场监管总局:


对发现存在违规收费问题的政策措施,该取消的收费项目要坚决取消,该纳入收费目录清单的要及时纳入


集中清理存量违规收费政策措施。由国务院各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照统一部署,结合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对照审查标准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存在违规收费问题的政策措施,该取消的收费项目要坚决取消,该纳入收费目录清单的要及时纳入,该调整收费标准的及时调整。


市场监管总局:


严禁违规新设涉企收费项目,严防出现衍生性的中介服务收费、电子政务平台收费等问题


加强新出台政策措施合规审查。各部门出台新的涉企政策措施前,要对照审查标准,对政策措施中涉企事项开展评估,严禁违规新设涉企收费项目,严防出现衍生性的中介服务收费、电子政务平台收费等问题。有关部门开展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合法性审核、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时,要对相关涉企事项,从合法合规性、公平合理性以及对社会预期影响等方面,一并加强审核把关。


市场监管总局:


今年,将重点查处自立收费项目、超标准收费、转嫁费用等问题


市场监管总局将围绕企业反映强烈的乱收费问题,部署市场监管系统开展集中整治。今年,将聚焦部分政府部门和下属单位、行业协会商会、交通物流等领域,重点查处自立收费项目、超标准收费、转嫁费用等问题。强化对货运领域陆路、海运口岸收费抽查检查。开展水电气暖领域价格收费整治“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规范到位。


财政部:


2013年以来,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由185项减少至50项,减少幅度73%


近年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综合采取清理、降标、规范、治乱等方式,加强涉企收费治理,减轻经营主体负担。2013年以来,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由185项减少至50项,减少幅度73%,其中,涉企收费由106项减少至32项,减少幅度70%;政府性基金由30项减少至20项,减少幅度33%。


财政部:


在门户网站公布全国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一张网”


财政部在门户网站首页醒目位置专门开设了“全国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专栏,搭建统一的网络公示平台,便于社会公众查询和监督。按照收费项目分类和属性,将“一张网”分为行政事业性收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三个子目录清单,清单更全面直观、通俗易懂。在发布“一张网”的同时,增设“2013年以来的降费措施”和“政策规定及解读”两个栏目,集中展示2013年以来中央出台的降费措施和各项收费基金管理制度,并附必要的政策解读,方便社会公众更全面系统了解相关政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


动态调整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内容,扩大保函(保险)替代现金保证金范围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发挥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牵头作用,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国务院部门涉企保证金规范管理工作。


一是每年动态调整目录清单内容,推动相关部门减轻企业保证金负担,扩大保函(保险)替代现金保证金范围。


二是建立健全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强化对涉企保证金违规行为的查处和问责,通报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效应。


三是组织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通过政府网站和公共媒体等渠道,加强对涉企保证金政策和目录清单的宣传解读,发挥全社会监督作用,积极回应企业诉求,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工业和信息化部:


将规范涉企收费行为作为重要内容,出台2025年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实施方案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认真落实《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出台2025年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实施方案,将规范涉企收费行为作为重要内容,细化实化有关工作举措,明确责任分工,督促各地区和有关部门抓好落实。


二是组织开展全国企业负担调查,跟踪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成效,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了解涉企收费问题和有关政策诉求,编制企业负担调查报告并对外发布。


三是举办全国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宣传周活动,会同各成员单位和各省减负部门,系统总结涉企收费长效监管的经验做法,编印发放政策手册,开展多种形式政策宣传,帮助企业知晓和享受政策,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四是组织全国减轻企业负担专项督查,推动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实,并将企业负担调查和第三方评估等反映的违规涉企收费问题作为检查的重点内容,督促有关方面抓好问题整改,营造良好发展环境。